第261章 狮王争霸-《国啤》
第(2/3)页
“不止啤酒业,其他行业也不容乐观。”
蒋远平叹道,放下手里的杯子,他与李军都是站在全国的高度分析问题,“电脑、饮料、冰箱、彩电、洗衣机……都面临国外产品的冲击……”
确实,从1993年开始,外资大举进入中国。
这一年,肯德基第一家特许经营店在西安开业;宝洁在中国一口气建立了四家公司和五家工厂;bc公司斥资1640万元,购买了秦啤5%的股份;柯达赞助了在上海举办的第一届东亚运动会;诺基亚开始向中国提供gsm移动电话;花旗银行把中国区总部从香港搬到了上海……
福特主管国际业务的执行副总裁韦恩·伯克说:“我的头号业务重点是中国。”
美国通用汽车在中国的第一辆汽车终于下线了,工作人员在生产线上挂了一条很有意思的横幅:“感谢中国,美国制造”……
“外资重兵压进,中国的民族品牌到了最危险的时候,能否抗起民族品牌的大旗,在市场的大潮中收复失地,是你们企业家的责任。”李军看着秦东。
蒋远平也在看着自己这个小师弟,他笑了,有自己这个小师弟,今年北京的啤酒市场上,怕是要很热闹吧。
“我还在洗瓶车间刷瓶的时候,我们厂的陈厂长跟我说,”秦东缓缓道,“你看,兔子一见到老鹰就先胆怯、哆嗦了,所以才轻易被捉走,如果在斗争中谁先哆嗦和胆怯,谁就会被打败……”
相同的话,第二天,他对着镜头,对着经济半小时的记者徐晴,也是这么说的。
“秦啤经营困难,不管我们嵘啤愿不愿意,我们实际上已经充当了实际上已充当了民族啤酒工业的旗手。至少也要拼命赌上一把,就算牺牲了,也要慷慨就义。”
徐晴一脸沉重,“秦总,如果中国完全没有自己的民族工业,说到底又会怎么样呢?”
秦东的眼睛马上瞪圆了,他的语调立即高亢起来,“没有什么怎么样,但只剩下任人宰割罢了。”
话说得如此激昂,在民族啤酒工业这出即将在北京上演大大戏前,《中华工商时报》通过蒋远平的关系才采访到秦东。
这一篇报道很快出现在了李军的案头,也出现在了燕山啤酒总经理楚征的案头,当然,进入北京城的洋啤酒们,也注意到了这篇文章的标题——《嵘啤与“八国联军”,北京拼市场》!
这在此时中国媒体的眼里,俨然是一场生死攸关的民族品牌保卫战。
秦东,这个全国最年轻的优秀企业家,此时俨然成了中国啤酒工业的旗手!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