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王浩比起他哥王成,话多一些,适合一些比较灵活的事,而王成话少做事稳,细,适合做守成的事。 综合起来,两个兄弟都可以往不同的方向培养,至于能走到多高,那就看他们自己争气不争气了。 自己丈夫又找了一个来钱的路子,冉秋叶也很高兴,心里面最后的那一股担忧也好像扬起来的沙子一样随风散了。 ……………… 李恩做事不是爱耽误和磨叽的,当天既然已经确定了的事,第二天早上一大早就起来开车到陈家村找到了陈江河,见面直接把事情说了出来。 “要人?行,扎拖把的事有村里的老人干就能行,这去收饲料的事却得年轻人来干。” 陈江河简单得一琢磨,立即痛快的答应了下来:“这样,我让大光再找几辆拖拉机,然后让村里的年轻人开始到处去收麦子怎么样?” “大光的拖拉机都用来拉运拖把棉布了,不再用他的,我自己能搞来,你找会开拖拉机的跟我一块去把拖拉机开着就行。” 李恩打断,随后又开口:“拉来的粮食直接拉到一个饲养场就行,他们那有仓库,不过一次最少集齐五车再去,省的别人看不起咱。” “另外,再问问大家伙,哪有打麦厂,光咱们这样收购我担心供应不上饲养场的消耗。” 李恩补充开口,陈江河立即表示没问题,随后想了想又把洛玉珠从家里拉出来笑着和李恩见过,带着她一起出发忙活。 洛玉珠她带着一些女的去找打卖场,陈大光则跟着王浩一起开拖拉机去收粮食,分开忙的热火朝天。 特别是洛玉珠,她这一段时间可是在陈金水家里好生的忍了下去,心里憋的不行,这一出来就跟撒欢一样,多日来积攒下来的精力一式释放,做起事情来十分的情绪高亢。 如此一上午时间就找到了一个打卖场,李恩二话不说上门把这个小厂给包了下来。 这样做有些冒险,但是一天过去陈大光他们收获的寥寥无几,完全无法供应饲养场消耗的粮食数量证明了这样做的正确。 临近年关,饲养场的生意就做了几单,不过却也给李恩提供了大几千块的赚头。 算起来,李恩是十月中到的义乌,十一月中赚到了第一笔生意的资金,一月中又赚到了饲养场的钱。 眨眼睛到了年关,这三个月赚的加起来竟然比以前好几年的存款都多。 所以在这个异地过的年,李恩和冉秋叶几人都笑呵呵的,等到过完小年的时候,冉秋叶向他提起把她父母接过来的想法。 “咱们在这也算立足了,要不把我爸妈接过来吧,咱有车,也方便。” 李恩想了想,欣然同意。 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“现在都这样了,咱不能总在这住着。”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