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72 误打误撞-《刘备的日常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“萧何举韩信,设坛即拜,不复考试。”文士出口成章:“乃是‘考而察举’也。”

    “可是‘孝廉’、‘茂才异等’、‘贤良方正’这些?”一听察举,渠帅这便理解了。

    “非也,非也。乃是‘优良及第’、‘善步水骑’,‘以一敌百’、‘一骑当千’亦或是‘万人敌’,诸如此类。”青年文士不由分说,忽然近身,拉着渠帅便走。

    藏身在队伍中的众蓑衣大汉,蓦地替他捏一把汗。

    上一个也想拉大哥手的小白脸,被一刀劈成两片了哇。

    “足下且慢。还有众兄弟在队伍之中……”渠帅不敢太过用力,生怕将这文弱书生扯倒在地。

    “在何处?”文士果然止步。

    回头一看。但凡身披蓑衣,高人一截的壮汉皆历历在目:“可是蓑衣长人?”

    “正是。”渠帅这便答道。

    “这有何难,且一同叫上。”

    “如此,也罢。”渠帅右手被捉,便换成左手,轻轻一挥。蓑衣大汉心领神会,这便走出流民队列,汇聚到渠帅身边。

    “正值多事之秋,诸位皆可一展所长。生当其时,岂非大快人心!”文士伸长手臂,用力招手。易水北岸便有一画舫横渡而来。

    送众人登船,文士忽又想到一事:“壮士留名。我且作书为你等举荐。”

    “琅琊颜浪。”渠帅脱口而出。

    “琅琊颜……”正悉心记录的文士忽然皱眉:“此名……何人所取?”

    “乃是……”渠帅不禁词穷,转而问道:“名不过一号耳,有何所谓?”

    “大丈夫当配三尺剑,纵横沙场,青史留名。岂能叫此俗名?‘孟浪,犹率略也。’,浪字轻浮不雅,何不……”青年文士随手将左边水字划去,“何不叫颜良。”

    “可取自‘疏不间亲,卑不谋尊’的留侯张良?”身后忽有人发问。

    “非也非也。”青年文士头也不回的答道:“乃‘功成身退,了无牵挂’的留侯张良。”说完,这便用隶书工工整整的在涂黑的竹片旁边书下颜良二字。

    “战事未起,胜负难分。便想着功成身退,足下是否太过忘形?”那人又道。

    “往者不可谏,来者犹可追,足下何不乐观时变。”吹干墨迹,青年文士这便将竹简小心卷起,用丝带捆扎,又装入锦囊,双手奉与渠帅:“且将荐书交给四方馆长,一切自有分晓。”

    “多谢。”不知为何,渠帅目中竟有一丝敬重之光。待画舫离岸,渠帅这才想起还不知文士姓名。这便抱拳相问:“足下何许人也?”

    “蓟国太学坛,胡辅。”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