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35 不二法门-《刘备的日常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“谢袁将军。”张逊亦不辱命。

    送走张逊?    主簿阎象窃问:“明公,意欲何为?”

    “二路兵分?    攻荆击徐。”袁术风发意气。

    所谓“得人钱财?    与人消灾”。袁公路岂能食言而肥。

    “这……”一众属吏,面面相觑。论来者不拒,舍袁公路其谁。

    “传书陈王,索粮草辎重。上表天子(合肥侯)?    求辎重粮草。”袁术又道。

    “喏。”群僚拜服。

    左右逢源?    上下通吃。袁术虎踞江淮,合纵连横,予取予求,何其快哉。

    徐州广陵城,州牧府。

    “拜见明公。”别驾麋竺?    奉命入府。

    “子仲免礼。”陶谦病体初愈,便开府治政?    不敢有一日之疏。

    待麋竺起身落座,陶谦遂以心腹之事相托:“子仲往来蓟国?    与门下相熟。某有二子,长子商?    次子应?    皆非乱世之主。待河海解冻?    子仲携二子北上,入蓟国行学。”

    麋竺心领神会:“卑下,敢不从命。”

    陶谦又叮嘱道:“二子何去何从,且听蓟王之命。不可强求。”陶谦言下之意,非指二子入学,乃暗其身后事。能否父死子继,举二子为徐州牧。皆在蓟王一念之间。换言之,此乃托孤之举。

    麋竺再拜:“明公之言,卑下谨记。”

    无怪陶谦,暗中授意,麋竺、曹豹,结好蓟王。乃为其二子铺路。正如陶谦所言,陶商,陶应,虽不足治乱,却可治平。只需有蓟王为其靠山,足可保一世平安。

    所谓“无功不受禄”。有求于人,必有所馈。陶谦以己度人,献徐州于蓟王之心,此时已昭然若揭。

    “天下三分,三侯鼎力。然我观之,皆非中兴之主。”陶谦吐露心声:“正如北地小儿歌‘南极老,一丈青;东王父,汉三兴’。汉室江山,必为蓟王所得。”

    麋竺肃容下拜:“明公所言极是。”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