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83 孰轻孰重-《刘备的日常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见好友苦思无解。许子远这便娓娓道来:“孔璋且思,郭奉孝此谋,立三足鼎立,止戈休兵。于家于国,皆有大利。然,于民如何?”

    “中原百姓,免遭兵祸,家小得以保全。”陈琳幡然醒悟。再开口,不觉已泪目:“郭奉孝此谋,救万民于水火也。”

    许子远,口出金玉良言:“孔璋切记:五尹无墙(详见:《三国·1.192    夫子之墙》)。”

    陈琳曾以此为题,书于报端。如何能不灌顶醍醐,大彻大悟:“正因主公与郭东曹,君臣磊落,谨守孔孟之道。故必无疑。”

    “然也。”许子远慨叹:“果然民贵(详见:《三国·1.155    果然民贵》)。”

    南港,云台观邸,四海仙馆。

    司辰令庞德公门下四子,亦论及郭奉孝之谋。

    “若论民贵君轻。郭东曹此谋,上足救万民。中能定社稷,下可悦明主。万全之策也。”司马懿话锋一转:“然凤凰于飞,明隐连环。明谋王上乎?”言下之意,郭奉孝明知蓟王,和光同尘,独尊儒术。故以“民贵君轻”,孔孟之道,暗藏私心。将蓟王,亦明目张胆,算计其中。知蓟王必不会见疑。于是,假“民贵君轻”之名,行“君贵民轻”之实。明为救万民于水火,实则为蓟王谋取江山。

    司马仲达此问,颇多以己度人。

    四子皆含笑不语。唯诸葛亮反问:“仲达以为,君民社稷,孰轻孰重?”

    司马懿倍思前后,一声慨叹:“果然民贵。”

    凡谋略之所出,必为“损人利己”。鱼与熊掌不可得兼,舍鱼而取熊掌。既然民贵。郭奉孝岂能本末倒置。不为存续万民,反行背主谋逆。

    至此。郭奉孝,凤凰于飞,终有公论。

    如伏完等人,之所以心中存疑。只因君民社稷,孰轻孰重,心中亦有定论。


    第(3/3)页